南风窗:引领城市的剧院文化从何而来?

一个辉煌的舞台会让剧院闪光。近三个月以来,广州大剧院璀璨的歌剧厅迎来送往一幕幕精彩场景。

这里曾经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·波罗东行到中国的波澜世界,小小一方天地重现了宋末元初的风云际会;这里也曾成为19世纪俄国风情的幕布,爱情和战争的故事线索同样颠沛流离,台下观众无不为风情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作品动容。

8月3日,闭幕剧《战争与和平》演出圆满结束。在广州艺术节期间,城市和文化在大剧院这个舞台上完美地结合起来,为一台台歌剧注入了创新的活力。

艺术节虽已落幕,但关于“美好生活,花城绽放”的回响仍然余音绕梁。因为一座剧院同样成就了城市——此次演出的经典作品还会被不断谈论、传颂,成为这座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的积淀。

本次闭幕演出的阵容盛大,亲自附穗带团指挥的世界级大师瓦莱里·捷杰耶夫感叹,一部伟大的歌剧应该在一个伟大的地方上演,这才是珠联璧合。

“一个剧院将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市民的精神享受紧密相连、将人文情怀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,在思想、生活方式等方面引领整个城市。”大剧院带来的改变,一直在发生。

文化时代新命题

这样的改变源于广州一直不懈增加高端文化产品的供给。今年的艺术节延续了三个月时间,在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总共展演了来自国内外的56台剧目102场演出,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50%和52.4%,超过8万人走进了剧场。

回顾过往,我们不难发现,大剧院这位城市艺术的领路人,一直贯穿着特别的发展路径,给予城市注入充盈丰盛的艺术细胞,那就是:以经典作品领航,铺就高雅艺术的大众化道路。

在此次艺术节的四大板块中,其中之一就是“致敬经典”。大剧院精心搜罗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戏剧和歌剧作品,包括《深夜小狗离奇事件》等一系列国内外均高朋满座的经典作品奉献给观众,这是一直以来的坚持,去年,《吝啬鬼》、《阿依达》等剧作的上演也同样成为城中热话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从2010年开始,大剧院就坚持以每年引进或制作一部大型全景歌剧的速度,力图向广州观众普及真正意义上的歌剧,如今这座城市已经承载了无数的期待,“观众习惯性地将观看世界歌剧的期待放在羊城”。

在我们所处的时代,总是不乏有人抱怨,当下有深度的东西曲高和寡,浅度的作品则呼应者众,难道是社会出了问题?此次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也许可以算是一个答案,并非观众决定了作品的质量,高质量的作品其实从不缺乏受众。

自从歌剧这门艺术传播到华南至今,观众没有变少,反而越来越多了。作为浓缩人类历史、传承文化史的代表性艺术种类,近年来歌剧在国外的受众愈加出现“老龄化”的趋势,平均受众年龄越来越高,吸引年轻人和新兴市场的需求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也就愈加迫切。因此,歌剧的发展需要中国,广州则见证了这门高雅艺术的重生和焕新。

我们庆幸这片土地拥有绝佳的培养氛围,广州人一直引以为傲的,是这座城市的包容、开放和自信,不同形态、不同种类的文化并存。行走在广州街头,你会发现这里既有无拘束的街头小吃,也有林立恢弘的高楼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既亲密又保有礼节,这里既“出世”又“入世”。这也就不难理解,接受歌剧、欣赏歌剧在广州观众来看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,他们也正乐在其中。

广州不仅将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市民的精神享受紧密结合在一起,也构建了足够丰厚的文化基础设施保障。如今市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广州大剧院、星海音乐厅、广东演艺中心大剧院、友谊剧院、蓓蕾剧院、黄花岗剧院、中山纪念堂等为主的演艺剧场圈,一流的硬件设施保障了每年超过1千场的演出数量。

精神生活新选择

身处其中,我们其实不一定意识到这样一个现象:戏剧、舞剧、歌剧……这些演出都是极其考验观众耐心的场景形式,他们需要静心端坐在或远或近的观众席上,数小时里,关掉手机,专注到舞台上,为他人的生活悲伤哭泣、喜悦欢腾,这是讲究快速消费的当下时代的奢侈品。

但我们很幸运拥有一群如此耐心且具有欣赏力的观众,他们就在广州,是这座文化城市茁壮生长的种子和根基。

今年艺术节的数据能一定程度说明问题。尽管还未做精准的统计,但广州大剧院总经理何鹰透露了初步的数据情况,“相较于去年的情况有比较大的提高,今年合计上座率在70%左右。”

观众的欣赏习惯与大剧院的培育、与城市的滋养息息相关。八年前,在大剧院刚刚成立的2010年,“歌剧”对于大众而言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,广州大剧院总经理助理陈睿曾向记者回忆一个有趣的细节,刚开始的剧场还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提醒观众相关的礼仪规范,大家对于“看什么”,“怎么看”,都还处于一个模糊的概念。

但毋庸置疑的是,从城市文化发展历程来看,没有什么比歌剧更能代表舞台剧的水准了,歌剧是集多种形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,如果这座城市的民众喜欢歌剧,热爱歌剧,那必定是一座精神生活受到高度滋养的城市。

羊城在慢慢向这样的目标靠近,在盛夏的夜晚观看一部歌剧,已经成为了广州市民从线下到线上都趋于共识的选择。

今年的大剧院更进一步,契合“一带一路”传播的机会,联合了前英国皇家歌剧院导演霍尔滕等大咖,制作了首部原创歌剧《马可·波罗》,其阵容的强大、花费的精力和巨大的反响,是让人骄傲的“广州制造”。

何鹰表示,观看歌剧、戏剧演出已经成为了广州市民精神生活的新选择,繁盛的文艺市场让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得到充分而广泛的交流,带来了令人惊喜的效果——既促进了本地资源更好地走出去,也引进了优秀作品的展示机会。而最终受益的,是每一位广州市民。

正如广州艺术节的策划人所言,“在这座被誉为花城的城市里,文化自信高扬、文化消费高涨,已成为花城品牌独具特色的魅力所在。”

扎根本地,眺望未来

关照艺术的城市是有温度的,这样的地方必定具有极高的视野,所以她能承载巨作的降临,也能在细节处彰显柔情。

在本次艺术节的举办中有一个耀眼的板块——“岭南艺粹”,意味着在本次剧目展演的安排中,增添了不少本土的剧种,以大力弘扬戏曲艺术。一直以来,广州在传承传统戏曲文化,鼓励本土文化弘扬发展上不遗余力,而大剧院也承担了重要的角色。

大剧院充分挖掘本地充裕的艺术资源,多次联合广东省歌舞团,星海音乐学院等单位,并且力邀出自本地的著名艺术家,比如来自深圳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艺术家王云鹏,广东本土歌唱家冯国栋等等,“我们希望提供这样的舞台,联合本地各方面的优秀资源,打造精品文化,弘扬本土文化”,何鹰介绍道。在这次歌剧《马可·波罗》的演出中,本土元素的加入就是一大亮点: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“星·声”合唱团,广东歌舞剧院多位动作和舞蹈演员等都在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在连续两年的艺术节承办和多年的大型演出举办后,大剧院也积累了一套成熟的经验,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,眼光放得更高更远,以眺望未来的高度开展文化传播活动。

得益于广州所处的优势区位条件,大剧院有了更多机会向发达地区的交流和借鉴,因为毗邻香港和澳门,所以在制作和邀请团体的选择上也得以更多地发挥此项特长,比如《朝暮有情人》就是跟香港演艺家族合作的剧目,澳门乐团也是合作的“常客”。

何鹰还特别提到,在广州市政府的支持下,艺术节部分经典作品的展出(例如《马可·波罗》和《战争与和平》)不同于以往的惯常巡演项目,都是团队重新和大剧院进行精心策划的独特版本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长期以来,大剧院都不懈于发掘和承托有理想的年轻人在更高的平台上圆梦,让新生的力量发光、发亮,这也是时代呼唤的命题。

从去年艺术节的“原创戏剧展演”环节到今年专门开辟的“周一星剧场”板块,借助大剧院的品牌效应,青年戏剧人不断在舞台上集聚和发光,以“孵化IP,培养艺术人才”为主旨的“D艺空间创意孵化器”也是座落在剧院内的固定场所。

其实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,任何发达的艺术系统,都极力重视、培养年轻力量。因为他们带来的新鲜理念和创意,会为本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,为城市面貌带来了蓬勃的朝气。D艺空间首个孵化团队MEGA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邓光远就曾表示,“再多的院校支持也不及给个舞台重要”。而现在,广州有了更多推动优秀艺术形式传承的底气和自信。

2018年艺术节的落幕并不落寞,广州这座大舞台,正上演着各种各样的精彩可能。